新聞中心
“行易道科技的發展堅持兩大原則:技術上的高標準和產品上的一致性,并且在從研發、質量體系直到產線建設都予以貫徹,在雷達產品上憑借過硬的實力通過了中外多國認證,以良好的技術和品控獲得外國客戶信任,最終代表國產毫米波雷達行業首度順利出口。”
10月20日,行易道科技創始人兼CEO趙捷博士在中關村智能網聯汽車國際創新論壇上,與在場的各界嘉賓分享了行易道科技深耕毫米波雷達領域,以極致的技術創新和精益求精的生產控制體系率先打入國際前裝市場供應鏈的經歷。”
行易道科技自2014年成立以來,在毫米波雷達系統設計、信號處理、天線設計、車載雷達測試與驗證、工藝與質量體系等領域取得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和技術積累。
趙捷博士在促進公司技術持續保持競爭力的同時,要求在研發、質量體系和生產線建設等全業務體系均保持高標準和一致性。公司在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建設的生產線遵循嚴格的生產和質檢工藝,使得77GHz中程、近程毫米波雷達等公司主要產品均保持有很高的良品率。
10月13日,公司成功向韓國ERAE公司交付首批包括77GHz中程和近程毫米波雷達在內的訂單。這不僅意味著公司自去年與外方簽署供貨合同以來,順利地從研發、測試走到了量產供貨的全新節點,而且也創下國內車載雷達電子行業企業首度出口境外客戶的記錄。
為達到外方客戶嚴苛的技術和可靠性標準,配合其生產節奏,公司前期派專人在韓國展開了長期和嚴格的雷達功能測試,并將按照合約分批發貨。據了解,10月份公司還將空運兩批雷達產品交付出境。為此,公司供應鏈、生產、銷售和檢測檢驗等部門積極克服全球疫情時期供應鏈上游出現的芯片短缺問題,按時、保量完成了芯片生產和交付流程。
除了企業自身發展問題,趙捷博士還在論壇上與主持人和業內多家企業負責人暢談了涉及產業鏈合作、中小企業成長等多個方向的熱點。
談及行業中小企業成長問題時,趙捷博士指出,智能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的發展中要有容納中小企業的空間,不能只有巨頭和只為巨頭,要培育發展一批可供中小企業參與的項目,通過百花齊放的方式讓研發、仿真測試和量產等環節充分融合不同的技術路線,給予產業鏈以充分的產品化和生態化。
趙捷博士還表示對高校持續與產業融合充滿期待。她指出,企業非常歡迎高校在產學研領域加大投入力度;應當鼓勵高校師生深度參與系統架構、前端設計、從技術理論到工程化和產品化的研討。這樣不僅可以讓高校接觸到研發生產一線的最新場景和需求,同時又帶給企業更高的理論和技術高度,賦予了企業一雙深度觀察技術發展的眼睛,可以更加直觀地規避風險,制定策略。